|  简体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添加收藏
公告栏
2025年第十七届香港比赛总规程
2025第十七届香港比赛邀请函
最新消息
学校简介
公告栏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香港比赛总规程
·2025第十七届香港比赛邀请函
·2025年第十七届香港比赛总规程
·2025第十七届香港比赛邀请函
·2025第十七届香港比赛日程安排
·2025年第十三届世界咏春拳锦标..
·2025年第十五届香港国际武术比..
·2025年“明日之星”第十三届国..
·2025年第十二届国际跆拳道品势..
·2025年第五届武术散打争霸赛规..
现在位置:首页 > 公告栏 >最新消息
2025年第十七届香港比赛总规程

2025年第十七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总规程

 
一、日    期:2025年8月20日至24日
二、地    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三、段位主办: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武术协会
四、段位承办: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组委会
香港武术联会
五、赛事主办: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组委会
              香港武术学校有限公司
六、赛事协办:我爱武术(www.5u5s.com)
杭州金宁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希腊邓东荣中国武术协会          
国际刘莉莉鹰爪国术总会
香港南雄市政协委員联谊会
七、比赛项目:(详见附件1)
(一)武术套路类(包括各拳种、各流派的拳术、器械的单练、双人练、对练、集体项目、咏春拳系等);
(二)技法对拆项目类(包括散打、推手、推马、短兵对打、长兵对打等,以及跆拳道、空手道、柔道、剑道、杖道等对抗性项目两人默切配合的技法对练);
(三)武术功法类(包括可展示的软硬单练功法);
(四)对抗搏击类(包括武术散打、综合搏击、轻装短兵格斗、太极推手、跆拳道竞技、咏春拳黐手搏击、现代手搏-中国式摔跤等)
(五)跆拳道(品势、竞技)
(六)健身功法武舞类(包括养身舞、养身功法、健身操、健身球、健身排舞类、太极柔力球等);
(七)健身气功类(五禽戏、六字诀、易筋经、八段锦、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气舞、校园五禽戏、太极养生杖、大舞,竞技功法、普及功法易筋经竞赛功法、五禽戏竞赛功法、六字诀竞赛功法、八段锦竞赛功法、青少版明目功、成人版明目功、集体气舞等)。
八、参加办法:
(一)各国家、地区武术协会、功夫团体、咏春拳会馆、跆拳道会馆、健身气功组织、大专院校、武术馆校、老年人协会、青少年活动中心、健身俱乐部、中小学、幼儿园、乡镇街道小区和武术爱好者均可组队或个人参赛。
(二)参赛队可报领队、教练各1人,运动员男、女人数不限。参赛运动员达15人以上的参赛团队可报随队裁判1人。
(三)每位选手参赛项目数量不限(附件1项目分类表内所有项目均可选择)。
(四)集体项目须报5人(含)以上。
(五)武术个人全能项目:选手须报武术单项达3项(只含单练、其它所有项目除外)即为个人全能,3项中须含徒手和器械项目。
(六)武术团体全能项目:代表队中须报10位个人全能(不分性别),才可计算武术团体全能。
(七)团体总分大奖:代表队所有参加单项、集体项目比赛获前三名的数量和参赛人数,分别折分计算总和为团体总分成绩。
(八)运动员年龄、健康状况均由各代表队自己审核,以报名单上盖章,或签字后确认。如因年龄不实,一经查出则取消该运动员竞赛资格。竞赛期间因健康情况而引发的伤病等,均由各单位和个人自行负责,经费自理。参赛运动员请自行办理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九)参赛人员均须签署《安全责任声明》(附件6),未签署的不能参赛
(十)参加对抗搏击类项目的选手须提供半个月内医院或卫生院的体检合格证明,否则不能上场比赛。
(十一)代表队可申报开幕式表演项目。申报时须交视频录像供审核确认。开幕式表演设特别表演金杯奖、银杯奖和铜杯奖。
(十二)大赛设“全球发展武术运动贡献奖”,对宣传、组织达30人、50人和80人以上选手参加本届大赛,有特殊贡献的组织或个人进行表彰,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金、奖杯和证书;组织参加选手超过100人的单位或个人将颁特别贡献奖,奖金加倍。个人以报名时的同一联系人计算。
(十三)参赛者可入围评选本届武坛神童奖、武坛耆英奖、最佳运动队、最佳领队、最佳教练员、最佳运动员、最佳裁判员、道德风尚奖等奖项。评选办法另行文。
(十四)中国大陆赴港申请方法
1.报名参赛人员必须办理赴港证件《港澳通行证》(证件及签证费用自理),方可出入香港关口。凡已持有《港澳通行证》的,仍必须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今年的赴港签证,未经办理签证的《港澳通行证》是不能进入香港,请组队负责人特别注意关注。
2.参赛代表队或个人可通过以下方式办理(必须在本人户口所在地办理):
(1)凡户口的所在地属“港澳自由行开放的地区”,可以直接到当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申办“因私赴港旅游签证”。
(2)凡户口的所在地属还没实行“港澳自由行开放的地区”,可到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处直接办理港澳通行证。
(3)办理《港澳通行证》时间越早越好,一般通行证签注有效期为1年,每年在赴港前二个月去办理签注即可。有些地区办证需要参赛邀请函的,可及时与组委会联系,将赴港人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告诉组委会。各地武术学校的学生,可利用寒暑假,持邀请函到户口所在地去办理港澳通行证。
九、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为个人单项赛、集体项目赛、武术个人全能大奖赛、武术团体全能大奖赛、团体总分大奖赛、武术散打争霸赛和对抗搏击争霸赛。
(二)竞赛规则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的《传统武术竞赛规则》《散打竞赛规则》,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审定的《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竞赛评分方法与标准》和本规程及各分项目竞赛规程的有关补充规定。
(三)竞赛年龄分组:
1.儿童组(A组):
A1组:  4岁及以下(202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A2组:  5岁(2020年出生)
A3组:  6岁(2019年出生)
A4组:  7岁(2018年出生)
A5组:  8岁(2017年出生)
A6组:  9岁(2016年出生)
A7组: 10岁(2015年出生)
A8组: 11岁(2014年出生)
2少年组(B组):
B1组: 12岁(2013年出生)
B2组: 13岁(2012年出生)
B3组: 14岁(2011年出生)
B4组: 15岁(2010年出生)
B5组: 16岁(2009年出生)
B6组: 17岁(2008年出生)
3.青年组(C组):
C1组: 18岁(2007年出生)
C2组: 19~24岁(1999年至2006年间出生)
C3组: 25~29岁(1996年至2000年间出生)
4.中年一组(D组):
D1组: 30~34岁(1991年至1995年间出生)
D2组: 35~39岁(1986年至1990年间出生)
D3组: 40~44岁(1981年至1985年间出生)
5.中年二组(E组):
E1组: 45~49岁(1976年至1980年间出生)
E2组: 50~54岁(1971年至1975年间出生)                                 
E3组: 55~59岁(1966年至1970年间出生)
6.老年组(F组):
F1组: 60~64岁(1961年至1965年间出生)
F2组: 65~69岁(1956年至1960年间出生)
F3组: 70~74岁(1951年至1955年间出生)
F4组: 75~79岁(1946年至1950年间出生)
F5组: 80岁(含)以上(1945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五)套路个人全能年龄分组:
1. A组:儿童组(2014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 B组:少年组(2008年至2013年间出生)
3. C组:青年组(1996年至2007年间出生)
4. D组:中年一组(1981年至1995年间出生)
5. E组:中年二组(1966年至1980年间出生)
6. F组:老年组(1965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六)武术散打争霸、对抗搏击类项目年龄分组:
1.儿童组(G组)(2014年以后出生)(不分男女)
2.少儿组(H组)(2011至2013年间出生)(不分男女)
3.少年组(I组)(2008至2010年间出生)
4.成人组(J组) (2007年以前出生)
(八)武术散打争霸、对抗搏击类项目重量级别分组:
19kg以下级、 22kg级、 24kg级、27Kg级、30Kg级、33Kg级、36Kg级、39Kg级、42Kg级、45Kg级、48Kg级、52Kg级、56Kg级、60Kg级、65Kg级、70Kg级、75Kg级、80Kg级、80Kg以上级。
 
(九)武术散打争霸、对抗搏击类项目的散打、太极推手和国际手搏(中国式摔跤)、咏春黐手搏击等采取同体重级别、同性别、同年龄组别分组进行对抗性比赛。
(十)技法对拆类项目:技法对拆类项目均由本队选手自行配对进行默切配合的进攻与防守的对练套路形式参赛,内容包括散打、推手、推马、短兵对打、长兵对打等,以及现代手搏、空手道、柔道、剑道、杖道等对抗性项目。要求编排合理,结构严谨,攻防合理,内容丰富。不分重量级别,分男女,分年龄组别,不同年龄组别的配对,以大年龄选手为准。
(十一)技法对拆类项目跟武术对练项目一样,以评分形式进行,满分为10分。
(十二)跆拳道竞技采取同体重级别、同性别、同年龄组别分组进行对抗性比赛。
(十三)各项目比赛时间规定:
1.任何竞赛项目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太极拳、健身气功、木兰拳类项目在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竞赛套路、规定套路和传统套路太长均可自行删减重组,不予扣分)。
2.武术散打、对抗搏击类项目1局定胜负,G、H、I组每局90秒,J组每局120秒。
3.跆拳道竞技对抗项目1局定胜负,每局90秒。
(十四)项目配乐规定:
1.集体项目可配任何纯音乐。
2.其它任何项目均不准配乐。
(十五)集体项目参赛年龄组别,按报名参赛队员的平均年龄确认组别(不分性别)。
(十六)参赛选手必须穿武术及各类功夫服装参加比赛和表演。
(十七)服装、比赛器材及护具由参赛选手自备;武术散打、对抗搏击类装备均由大赛准备。
 
十、录取名次:
(一)单练项目(含健身气功)均按不同名称的套路、按年龄小组、按性别分别录取前8名。
(二)对练项目、双人练项目、对抗搏击类、技法对拆类项目、跆拳道混双项目按各项目分类编号、按年龄小组、按男、女或男女混编三类分别录取前8名。
(三)各单练、对练、双人练项目、对抗搏击类、技法对拆类项目的第1至3名分别颁发金、银、铜奖章和名次证书,第4至8名颁发证书。
(四)集体项目、集体健身气功、跆拳道团体、跆拳道舞(操)和跆拳道综合项目按各项目分类编号、分年龄小组(按平均年龄计算)分别录取前8名(不分性别)。第1至3名分别颁发奖杯、个人证书和个人奖章,第4至8名颁发个人证书,第8名后颁发优秀表演奖个人证书。
(五)单练、对练、双人练项目、技法对拆类项目和集体项目的获奖名次均按中国大陆、世界各国和港澳台地区2类选手分别录取(武术个人全能、武术团体全能、总团体、对抗搏击类除外)。
(六)武术个人全能大奖:武术个人全能不分国家和地区,分6个年龄大组、分男女分别录取前六名(奖励方法见第十一款)。
(七)武术个人王中王大奖:各年龄大组全能冠军中,不分国家和地区,不分性别,录取一名王中王(奖励方法见第十一款)。
(八)武术个人武英奖:各年龄大组全能冠军中,不分国家和地区,不分性别,录取11名武英奖(奖励方法见第十一款)。
(九)武术团体全能大奖:武术团体全能不分性别、年龄组别,不分国家和地区,录取武术团体全能前六名(奖励方法见第十一款)。
(十)团体总分大奖:团体总分不分性别、年龄组别和地区,录取前三名(奖励方法见第十一款)。
十一)武术散打争霸赛大奖:按男女组别、级别分别录取冠军各一名(奖励方法见第十一款)。
(十二)凡报名参加大会的人员,均发给纪念品。
十一、大奖赛项目计分及现金奖赏办法:
(一)武术个人全能大奖:
1. 武术个人全能计分办法:
(1)武术个人全能成绩计算方法:每个参加个人全能大奖赛的选手,不管参加几项单练拳术和器械,以参赛项目中得分最高的3项(必须有拳术和器械)成绩之和计算个人全能成绩,参赛项目超过3项,则计算其中3项最高成绩。得分最高者为冠军,次为亚军,余类推。
(2)武术个人全能成绩如遇同分时,则以计算全能成绩的3个项目中获第1名多者列前; 再同时,以获第2名较多者列前,余类推。如仍相等,则以参赛全部项目中(包括3项以外的参赛项目)获第1名多者列前; 再同时,以获第2名较多者列前,余类推。如仍相等,则以参赛项目中最高得分高者列前;再同时,以获次高得分高者列前;余类推。如仍相等,则以参赛项目数(含全部参赛项目)多者列前。如再相等,则以选手本人抽签决定名次。
2. 武术个人全能大奖名额:武术个人全能选手不分国家和地区,设儿童组(A组)、少年组(B组)、青年组(C组)、中年一组(D组)、中年二组(E组)、老年组(F组)6个年龄组的男、女个人全能冠军、亚军、季军、第4名、第5名、第6名,6个年龄组男、女共72个获奖名额。
3. 武术个人全能奖金:冠军奖金并入王中王,亚军获港币1500元,季军获港币800元,第4名至第6名各获港币300元;第1至3名颁奖杯、奖牌和获奖证书,第4至6名颁发获奖证书。
(二)王中王和“武英奖”大奖:
武术个人全能冠军者,在8月22日晚须参加闭幕颁奖晚宴表演赛,争夺“王中王”大奖和“武英奖”。由晚宴参加者直接投票,评选出本届大赛的“王中王”。并由组委会现场颁发笫十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王中王大奖”1名,颁发奖金港币10000元、奖杯、奖牌和荣誉证书;其他将获“武英奖”,颁发奖金港币2500元、银奖牌和荣誉证书。
(三)武术团体全能大奖:
1.成绩计算方法:
(1)团体全能成绩以一个代表队中10人的个人全能成绩之和计算武术团体全能成绩;如超过10人,只计算10位最高个人全能成绩之和。得分最高者,为武术团体全能冠军,次为武术团体全能亚军,余类推。
(2)团体全能成绩如遇同分时,则取计算团体分的10人中个人全能三项中单项获第1名多者列前;再同时,以获第2名多者列前,余类推。再同时,则以各代表队派代表抽签决定。
2. 武术团体全能大奖名额:武术团体全能不分性别、年龄组别,不分国家和地区,设武术团体全能冠军、亚军、季军、第4名至第6名,共6个获奖团体名额。
3. 武术团体全能奖励办法:冠军获港币8000元,亚军获港币3000元,季军获港币2000元,第4名至第6名各获港币1000元;第1至3名颁奖杯、个人奖牌和团体获奖证书,第4至6名颁发奖杯和团体获奖证书。
4.获得武术团体全能前3名的代表队,将在8月22日晚举行的闭幕颁奖晚宴上颁发大奖。
1. 团体总分计算方法:
(1)团体总分以一个代表队参赛运动员人数和获得各类单项、集体项目前三名计分总和计算(不含武术个人全能、武术团体全能项目名次),以得分最高者,为团体总分冠军,次为团体总分亚军,再次者为团体总分季军。
(2)团体总分计分办法:每队参赛运动员人数按每位1分计分(参加人数越多积分越多),单项(含所有的单、对练、对抗展示类)折分办法:第1名5分、第2名3分、第3名1分;集体项目折分办法:第1名15分、第2名9分、第3名3分。
(3)团体总分成绩如遇同分时,则以获得武术团体全能排序前者列前;再同时,以获得第1名数量多者列前;再同时,则以各代表队派代表抽签决定。
2. 团体总分大奖名额:团体总分不分性别、年龄组别和地区,设团体总分冠军、亚军和季军,共3个获奖团体名额。
3. 团体总分奖励办法:冠军获港币8000元,亚军获港币3000元,季军获港币2000元;第1至3名颁奖杯和团体总分获奖证书。
4.获得团体总分前3名的代表队,将在8月22日晚举行的闭幕颁奖晚宴上颁发大奖。
(五)武术散打争霸赛大奖:
实行单循环淘汰赛,按男女组别、级别分别录取冠军各一名,设儿童组(G组)、少儿组(H组)、少年组(I组)成年组(J组)4个年龄组、(每个组别和级别参赛人数达到8-15人冠军奖金500元,16-31人奖金1000元,32-63人奖金3000元,64人以上奖金5000元)。
十二、相关费用:
(一)随大会住宿人员的收费标准:
1、报名费:每位人民币380元(包括领队、教练、运动员和随队人员报名参加大会的所有人员均需缴纳)。
2、会务费:每位人民币180元(不参加比赛人员无须交纳会务费)。
3、单练及对练项目费:每位每项人民币380元。
4、集体项目费:每位每项人民币200元。
5、武术散打争霸项目费:每位每项人民币480元。
6、食宿行综合服务费:每位人民币3880元【享受8月20日至24日在香港的四星级酒店的住宿(两人一间房为准,20号、21号、22号、23号四晚住宿)及期间的餐饮(含21号早中晚三餐、22号早餐及闭幕式颁奖晚宴、23号早餐、24号早餐。20号报到日餐饮自理、22号自由活动中餐自理、23号自由活动中、晚餐自理)深圳至香港往返接送,或香港机场、西九龙高铁站接送和比赛期间的交通接送的全部服务】。
7、凡已参加大赛食宿行综合服务费标准,年龄为A组(在11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组选手,或由家长陪同参赛者,如自愿要求拼床者(即2人睡一张床),除1人全价外,另1人拼床者则可享受特价人民币2880元。
8、单人房补差价2880
9、随队裁判员会务费:每位人民币2600元。裁判申请资格,须持有国家二级以上裁判证并有多次执裁工作经验;组委会统一办理香港工作签证(工作许可签证办理需3个月时间,2025年5月30日截止申请);为方便申请来港工作签证,此次比赛不发任何薪酬,差旅费报销标准执行国家工作人员差旅费的规定,对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费用自理。
(二)不随大会住宿人员的收费标准:
1、报名费:每位人民币380元(包括领队、教练、运动员和随队报名参加大会的所有人员均需缴纳)。
2、会务费:每位人民币180元(不参加比赛人员无须交纳会务费)。
3、单练及对练项目费:每位每项人民币380元(不随大会食宿人员至少须报两个项目)。
4、集体项目费:每位每项人民币200元。
5、武术散打争霸项目费:每位每项人民币480元。
6、晚宴费:每位人民币480元(要参加闭幕颁奖晚宴者需缴纳)。
(三)赛后要在香港滞留进行旅游、购物的代表队,可在报名时与组委会联系,组委会将满足代表队的所有要求,所需费用自理(联系电话:13423906906,详见附件10)。
十三、报名、报到:
(一)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7月20日24点以前(须特快专递)。
(二)报名时须备齐下列材料(缺任何一件,视为报名无效):
1.报名表(附件9),报名表必须用统一格式计算机打印(网上报名者须报名完成后下载打印报名表),报名表须签名或加盖印章;
2.报名参赛费用核算表(附件10)(网上报名者须报名完成后下载打印参赛费用核算表);
3.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口本复印件,或护照、港澳通行证复印件(可任选一项);
4.《安全责任声明》(附件6);
5.汇款单据凭证复印件(参赛需缴纳的所有费用);
(三)本赛事鼓励直接进官方报名网址《我爱武术》(http://www.5u5s.com)进行网上注册报名。凡在网上进报名系统报名的代表队,在报名截止日前均可自行修改报名内容,报名截止日后则不能自行更改。网上报名的代表队须在截止日后2天内交寄以下材料到组委会:(1)身份证明复印件(身份证、户口本、护照等证件任选一);(2)《责任声明书》(附件8);(3).报名费、会务费、项目费和食宿行综合服务费的汇款单据复印件;
网上报名和邮寄报名均以各项参赛费用汇到后“确认报名成功”。
(四)更改报名内容的处理:
报名表报出后,如因特殊情况必须改动内容,务必在2025年8月3日以前递交书面申请,无论报名日期是否截止,均须缴纳相应的手续费。每更改其中某一项内容(包括项目号、套路名称、姓名、性别、年龄组别等)手续费为人民币200元。
(五)退赛的处理:2025年8月3日24时以前,因故不能参加比赛者,凭书面申请和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组委会可将参赛费的60%款退还。但此日期后因故不能参赛者,所有费用概不退还。
(六)赛前10天左右在官方网站上公布竞赛日程及竞赛项目比赛顺序,请各参赛代表队关注网上信息,网址:http://www.hkwushuschool.com 和 http://www.5u5s.com。
(七)各参赛队于2025年8月20日到香港报到,具体报到事宜将另行通知(通知将用电子邮件、微信群、短信发送到各队报名表中填写的电子邮箱和联系人的手机,请各队报名时务必填写清楚,以免延误参赛)。
(八)各代表队(限大赛安排“食宿行”服务的人员),请于8月3日前将航班号、班次和抵达时间、人数电邮给组委会(电邮:info@hkwushuschool.comhkwushu@126.com)以便接站。
(九)“食宿行”自己安排或委托境内其它旅行社安排的代表队,到指定地点报到(请留意网站公布),并请随时注意大赛各项信息,按时检录和比赛。
(十)本次大赛不召开组委会联席会议,比赛重要信息将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和秩序册中“参赛须知”中通告。
(十一)大赛联络与报名材料发往地址:
1. 第一联系地址(适用国内外所有选手):
单位: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组委会驻境内办事处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体育场路126号3单元201室
邮编:310004
微信号:13423906906
电邮:hkwushu@126.com 或 info@hkwushuschool.com    
网址:http://www.hkwushuschool.com
网上报名网址:http://www.5u5s.com
联系人:奚财林  邓颂明  顾群
2. 第二联系地址(只适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选手):
单位: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组委会
地址:香港九龙观塘道472-484号观塘工业中心第一期六楼S1至S2室
电话:00852-90433821  93092398
微信号:13423906906
网址:http://www.hkwushuschool.com
网上报名网址:http://www.5u5s.com
联系人:奚财林  邓颂明  顾群  
(十二)各项参赛费用汇款:
1.中国内地请汇入人民币户口:
    汇入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深圳市深圳罗湖支行营业部
    银行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深房广场一层
    银行账号:6222 0040 0011 8329 515
    收款单位:奚财林
    汇款注明:汇款单位、联系人电话和香港赛参赛费用。
2.中国内地支付宝账号:13423906906
3.国外和港澳台请汇入以下户口:
    汇入银行:BANK OF CHINA(HONG KONG)LIMITED
    银行地址:136,Des Voeux Road, Central, Hong Kong
    港币户口:026-703-1-024344-4
    美元户口:012-709-9-203092-8
    银行代码:BKCHHKHHXXX
    收款单位:HONG KONG WUSHU SCHOOL CO LTD
汇款注明:汇款单位、联系人电话和香港国际武术比赛参赛费用。
十四、仲裁委员会和裁判员:
(一)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二)仲裁和裁判由大会组委会聘请、随队裁判和志愿者组成。
十五、本规程未尽事宜将另行通知。
十六、本规程解释权归香港国际武术比赛组委会。
附件:
2.  第十三届世界咏春拳锦标赛
3.“明日之星第十三届国际幼儿武术比赛
4. 第十二届国际跆拳道品势锦标赛
5. 第五届武术散打争霸赛
6. 参赛安全责任声明
7. 增加旅游时间及路线的费用报价
8. 大会日程安排
9. 第十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代表队总报名表
10. 第十七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报名参赛费用核算表
11. 中国武术段位海外考试执行方法及申报表
学校简介联系我们歴届比赛参赛指引比赛亮点下载中心网上报名友情链接
香港武术学校有限公司(www.hkwushuscho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5 信息备案序号:ICP备08002493号
客服电话:+852-9043-3821 E-mail:info@hkwushuschool.com 技术支持:舞龙网络公司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